上海財經大學2022年金融碩士新增的"首席經濟學家"人才培養項目是中國首個相關項目,它是由四大學院(金融學院、經濟學院、會計學院、商學院)聯合辦學,依托"產學研"一體化協同支撐的"全程雙元"人才培養模式、雄厚的師資、先進的課程體系,致力于為政府部門、國際組織、金融機構和科創企業長期輸送國際視野寬廣、學科基礎扎實、洞悉前沿科技、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未來經濟學家。
簡評
一般來說,首席經濟學家基本要求是博士出身,因為碩士的科研方面的訓練與博士相比相差較大。另外,按照首席經濟學家的工作性質和勝任要求,光靠培養是不夠的。一個不錯的證券分析師成長為首席經濟學家,不僅需要個人不懈的努力,超凡的專注力,有時還需要一些運氣以及機緣,所以并不是通過專項培養就一定可以勝任首席經濟學家這份沉甸甸的工作的。
然而,上財新增"首席經濟學家"人才培養項目揭示了市場對于合格的首席經濟學家的渴求。這里,理解市場需要什么樣的首席經濟學家或者什么樣的首席經濟學家才會被市場認為是合格的非常重要。
國泰君安研究所所長黃燕銘先生認為:目前業界很難招到首席經濟學家。目前收的幾乎都是畢業于人大經濟學院的人。在北京招人不理想,北大學生個體差異比較大;清華學子數學模型都做得很好,但缺乏人文情懷。證券研究是理工科入,從文科出,實際上是研究人文內心世界,數學只是工具。復旦培養太往學術方向走,人才總歸要進入實體經濟。
另外,很多學生會提出政策建議而不是投資方向。企業發展戰略制定、商業投資兩個方向都需要培養。碩士只能做首席經濟學家的助手,所以一定要有博士點。經濟學家和別的分析師不同,需要胸懷天下。應強調哲學思維,方法論、世界觀、宇宙觀,與宏觀研究結合。注重人文情懷,不要把金融教成數學。
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先生認為:懂市場、懂政策、情商高。懂市場非?,F實,目前學術界還是以理論模型為主,不在點上。懂政策需要高度提煉、深度調研能力。情商高,與銷售關系很密切。學生定位是找工作,一入學就考CPA.教材需要重寫,目前是和業界脫鉤的。兼職碩導意義不是很大,沒有改變脫節的事實,只是形式上的融合。實質融合取決于兩點:1、學生實習,3個月以上;2、業界老師多到校。給到全職教授來吸引業界牛人。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阮青松先生認為:首席經濟學家需要的素質: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不止金融史、經濟史,整個世界的歷史、哲學課程比較缺乏(仰望星空)。行業研究、宏觀經濟,可以設立一些新的課程來匹配這個項目。博士、直博、碩博項目,但因為博士項目沒法收費,有點困難??梢院竺孀屚瑵矃⑴c一點,學生一部分在財大讀,一部分在同濟讀,解決了985、211的問題。
結合業界與學術界的看法,說明了設立"首席經濟學家"的碩士點是市場需求,這有助于優秀的學生做出更好的考研選擇。最后,按照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的說法,首席經濟學家立足于全球視角,著眼于中國經濟增長和金融市場發展中的現實問題,向投資者傳遞研究信息,以求成為中國經濟金融政策研究的高端咨詢智囊。
本文由金程考研研究院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謝謝!
?
全部評論( 6 )